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太和六中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
太和第六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为太和县赵庙中学,是一所县直完全中学,也是阜阳市第一所农村市级示范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0多亩,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我校现有图书楼一栋(馆藏图书8万余册),教学楼5栋,电脑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教育教学设施,样样俱全。我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280多人;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52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逐步建立起稳定而且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诗教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太和县素质教育现场会上,我校的规范管理、创新教育、学生社团、特色活动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特别是我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诗词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县素质教育的前列。2004年5月,我校顺利通过了“阜阳市示范中学”验收之后,又先后被命名为“阜阳市花园式学校”、“阜阳市绿色学校”、“阜阳市文明单位“阜阳市标准化学校”“阜阳市平安校园” 以及阜阳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以及阜阳市“人民满意的校”……
“诗教进校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的迫切需要,它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诗教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和爱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诗词队伍结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现就我校的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做到管理规范化
诗词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继承诗教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诗教创建工作,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诗词教育活动,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重视
为加强对诗教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太和六中诗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韩光任组长,副校长、校长助理任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学校图书阅览中心主任、“鹿鸣文学社”社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搭建平台,形成工作机制
学校积极搭建诗词教育学习和创作平台,成立了“鹿鸣文学社”,创办了《鹿声》社刊和校报《太和六中报》,文学社现已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社员236人。文学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工作扎实有效、积极主动,《鹿声》社刊和《太和六中校报》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 社”,创办了《鹿声》社刊和校报《太和六中报》,文学社现已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社员236人。文学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工作扎实有效、积极主动,《鹿声》社刊和《太和六中校报》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
3、完善制度,确保正常开展
为保证学校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有《诗教活动学习制度》、《诗教活动培训制度》等,将诗教活动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内容,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诗教活动。教导处安排有教师诗教研讨课,定期开展师生诗词培训和讲座,语文组教师平时都备有诗词教学教案。并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做到“四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周至少要练习学写一首诗词作品,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公开课,每期要写一篇有关诗教方面的研究论文。
4、丰富内涵,做到“四个结合”
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我校把诗词教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以创建“诗教先进单位”为契机,努力做到“三进”,即:“书香进校园,经典进课堂,品味进人心”,把诗教活动纳入了人才培养目标,纳入了教学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即:“把诗教工作与读书工程相结合”、“把诗教工作与自信课堂相结合”、“ 把诗教工作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把诗教工作与书法教学相结合”,让全体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词、运用诗词,感受诗词之美,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二、营造氛围,做到宣传阵地化
当诗教文化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校园必然是处处流淌诗意的书香校园。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营造校园诗词环境,坚持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郁的诗词教育氛围,积极增强师生的诗词学习意识。
校园内东西主干道两侧,建起了近百米的诗词1、户外宣传。文化长廊,每一棵树上都挂有一块诗歌展牌;制作了20余块精美的诗词条屏挂在主干道旁的灯箱里;操场边的柏林又被命名为“诗林”;综合楼的东墙又被称作“诗墙”,营造良好的诗教宣传氛围。
各班墙报都开辟有诗歌版块,2、黑板报和橱窗宣传。设置“诗词鉴赏”专栏,努力让教室的墙壁会“说话”,橱窗能“育人”。
学校广播站每周必须播放一首经典诗词3、信息化手段宣传。赏析。利用“共青团之声”广播站和校园网络,作为经常性的诗词
可以说,校园内“处处是课堂”,学生能“时时受教育宣传阵地。教育”。既让校园文化环境有了浓郁的诗意,又让环境充分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三、培训交流 达到学习常态化
1、加强培训工作
我校坚持诗词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诗词素养。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教师从事诗教工作的内功。除定期为广大师生开展诗词讲座活动外,学校还先后选派30多人次去参加各级各类诗词培训,并多次邀请太和县诗词学会会长张震,副会长李广慈、范兆松,尹登林等,到六中开展培训讲座、采风、吟诵等活动,受训师生达500多人次。专家们不仅给师生讲解古诗的韵律知识,还面对面的现场修改学员的诗歌,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诗词创作水平。
开设诗教课程
2、
诗教文化离不开诗意课程,我校围绕“以诗育德”的核心理念,编写诗教校本教材《诗意人生》,特别注重诗词的育人功能。所选诗文,突出以下主题:爱国爱乡、亲情友情、惜时守时、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勤学立志、忧国爱民、诚信廉洁、正直勇敢、爱国守法等。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上,充分体现诗教文化的内涵,同时将诗教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课程,要求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其次,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必须充满诗意。我们的口号是“让教学像诗一样灵动,让学生诗意的成长”。同时,学校的晨诵课程、节日诗教课程、大课间操经典诵读课程也处处流淌着浓浓的诗意。另外,诗意的课程离不开诗意的班级。打造诗意的班级文化是创设诗意课程的基础。一是建设充满诗意的班级环境。即以优美的文字、图画、声音装扮学习环境,释放诗意情怀,让教室成为美的乐园,给学生美的熏陶和享受。如班级墙报报开辟诗歌专栏,展示栏开辟“我的新诗”,照片墙展示背诗能手等。二是班级管理充满诗意。如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拟定出“以诗育德”的序列,如“讴歌春天”,“感恩母爱”,“赞美祖国”,“热爱劳动”,“珍惜时间”,“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敬廉崇洁”等。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为学生搭建日记交流和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平台,指导学生诗意地生活在班集体,让礼仪、守则自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记录自己的诗意人生,让师生日常行为也逐渐富有诗意。
四、以诗育人,做到活动序列化
1、开展常规活动
我校把诗教工作作为我校打造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有效诗教工作机制,开展有目的的诗教活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落实诗教工作目标。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校已形成浓厚的校园诗教氛围,学生爱诗、学诗、吟诗、写诗、用诗的兴趣盎然。
2、融合德育教育
诗教虽不等同于德育,但可以与德育相互融合,实施诗意的德育。以诗育人,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把德育工作与学校经典诵读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渗透德育,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如每年四月,我们举办“清明诗会”;每年五月,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我们也把诗教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体育板块,我们让学生全员参与,进行古诗韵律操大比拼;美术板块,书法比赛以默写古诗为重要内容,绘画比赛设计古诗配画专项比赛;整个比赛过程中的通讯稿,要求各班级尽量以诗歌体裁为主;九月,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月,我们选择的主题为学习宣传艰苦奋斗精神,并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十二月,是学校的经典诵读检测月;学校开展全校型的“读经典知识竞赛”活动活动,以量为优,我们评出了多名“背诗能手”。
3、融于书法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学生的汉字书写越来越不规范,于是在强调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同时,我们把学生书法与诗教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临摹的字帖必须是唐诗宋词内容的字帖,让学生在练字的同时背诵古诗。要求每天一本小字,每本只写两首,让学生的古诗背诵与汉字书写能力同步提高。
4、开展吟诵活动
我校努力拓展诗词诵读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利用晨读、课前十分钟等时间诵读诗文,坚持诵读登记制度,填好诵读登记卡。我们还开展了如诵读比赛、诗词吟诵会、赛诗会、古诗文知识竞赛、诗句接龙等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古老大地的山川河流,体会到古人的高远志趣和报国情怀,享受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实践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谛。诵读诗词已成为我校的一道靓丽风景。
5、开展采风活动
我校经常组织社员开展诗词创作采风活动,促进社员专业成长。近年来,我校先后选派优秀师生30多人次到外地采风,接受诗家指导。通过采风,不仅开阔了社员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创作题材,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水平,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比如:在“感恩亭”前,师生们领悟到“方方正正是立身之本,曲曲折折是人生之路,花开四季是人生理想,高低俯仰是现实人生”。在茨河岸边,便有了“飞蝶舞人前,花开草木鲜。小河鱼戏水,春色满桃园。”(初二(6)班黄颖《小桃园之春》)的赞美。到茨东听课,就产生“ 粉尘灰里度晨昏,身教言传不惮辛。难得园丁巧培护,满园桃李正欣欣。”(六中校长 韩光《茨东小学听课有感并酬老师们》)的感慨。到阜阳参观,就有“荣枯身外事,对镜鬓双斑。岁月由他去,无忧心自宽。”(六中 屈大磊《抒怀》)的抒怀。清明节,有 “二十多年送纸钱,常于梦中泪潸潸。他人堂前拜娘寿,我在坟前祷母安。”(六中 张克峰《祭母》)过年时,有“儿时晨起伴星光,慈母常于灶上忙。仅有家中一升米,借与邻家度岁荒》”(六中副校长 刘勋《忆母亲》)
我校现在拥有一大批爱诗写诗的人,“鹿鸣文学社”现有社员236人,有“文学社社交群”,成员们经常在网上交流创作的新诗,诗社每两周活动一次,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我们在《鹿声》社刊的第二期,专门为她设了“一枝独秀”栏目。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友声诗刊》发表诗歌26首,在今年2月县诗社举行的“教育系统首届诗词大赛”中,我校教师获奖惊人。一等奖6人,我们2人,占三分之一;二等奖16人,我们3人,占五分之一;三等奖20人,我们3人,占七分之一。
五、注重实效 力争创新特色化
我校诗教工作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楹联创作兴趣小组建设。多年来,我校图书阅览中心主任张克峰、语文教师李帮启等辛勤耕耘,精心培养,成立有学生楹联创作兴趣小组。他们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对联知识讲座、我联我写、对联展示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几年来,师生共书写对联1000多联,在全国各级楹联大赛中我校师生多人次获奖。楹联兴趣小组新颖多彩的活动已成为我校诗教工作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往的岁月,我们诗教在诗词教育工作方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活动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与上级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成功与艰辛相伴,机遇与诗教挑战并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寻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我相信,有上级诗词教育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工作一 )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六中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谢之体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