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递延资产包括哪些(递延资产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递延资产包括哪些(递延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第1张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两个科目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确认的一般原则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则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其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应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判断企业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实现的收入,扣除有关的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金额。该部分情况的预测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  二是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考虑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期间内可能取得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制,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是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二是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3)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可抵扣亏损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准予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的亏损。  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确认条件与其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同,即在能够利用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的期间内,企业是否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该部分暂时性差异。因此,如企业最近期间发生亏损,仅在有足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供利用的情况下或取得其他确凿的证据表明其于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才能够确认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部分可抵扣亏损或税款抵减时,应考虑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
  ①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会因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而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②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企业是否可能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③可抵扣亏损是否产生于一些在未来期间不可能重复发生的特殊原因;
  ④是否存在其他的证据表明在可抵扣亏损到期前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在确认与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到期前,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估计基础。

  【例题1·思考题】甲公司于20×6年因政策性原因发生经营亏损2 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其于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
  【分析】该经营亏损不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从性质上看可以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该可抵扣亏损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0×6年的处理:(确认亏损年度的所得税收益)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2 000×25%)
    贷:所得税费用              500
  20×6年利润总额是-2000万元,所得税费用是-500元,净利润=-2 000-(-500)=-1 500(万元)。
  假设20×7年盈利1 500万元,则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375(1 5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假设20×8年盈利1 000万元,则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0(1 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500×25%)  (4)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商誉  (5)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如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题2·计算及会计处理题】甲公司20×7年3月2日,以银行存款2 000万元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5%的普通股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7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变为2 400万元;20×8年末,甲公司持有的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变为2 1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7年和20×8年对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2)编制甲公司20×7年和20×8年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1)20×7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 400-2 000=4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400×25%-0=100(万元)
  20×8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 100-2 000=1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100×25%-100=-75(万元)
  (2)甲公司20×7年和20×8年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20×7年度:
  确认4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20×8年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准则中规定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这里的典型例子就是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因为无形资产初始入账的时候的分录是: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确认时的这笔分录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属于企业合并,所以不能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应该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无形资产
  但是这样做需调整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对实际成本进行调整将有违会计核算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这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为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需调整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对实际成本进行调整将有违会计核算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这种情况下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3·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公司2008年末为开发A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3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5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5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2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研究开发项目形成的A新技术符合上述税法规定,A新技术在当期期末达到预定用途。假定该项无形资产从2009年1月开始摊销。
  企业会计上和计税时,对该项无形资产均按照10年的期限采用直线法摊销,净残值为0。  2010年末,该项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 400万元,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需变更。
  假定正保公司每年的税前利润总额均为5 000万元,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A新技术作为管理用;正保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分别计算2008年至2011年的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并做相关的账务处理。(以万元为单位)
  [例题答案]
  (1)2008年末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万元,计税基础=2 000×150%=3 000(万元)
  暂时性差异=1 000万元,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5 000-(500+500)×50%=4 500(万元)
  应交所得税=4 500×25%=1 125(万元)
  所得税费用=1 1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25  (2)2009年末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10=1 800(万元),计税基础=3 000-3 000/10=2 700(万元)
  暂时性差异=900,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5 000-(3 000/10-2 000/10)=4 900(万元)
  应交所得税=4 900×25%=1 225(万元)
  所得税费用=1 225(万元)
  借:管理费用   200
    贷:累计摊销  200
  借:所得税费用  12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25  (3)2010年末
  减值测试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10)×2=1 600(万元)
  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1 600-1 400=2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400万元
  计税基础=3 000-(3 000/10)×2=2 400(万元)
  暂时性差异为1 000万元,其中800万元(计税基础2400-减值测试前账面价值1600)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5 000-(3 000/10-2 000/10)+200=5 100(万元)
  应交所得税=5 100×25%=1 27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 275-50=1 225(万元)。
  借:管理费用   200
    贷:累计摊销   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借:所得税费用    12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75  (4)2011年末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400-(1 400/8)=1 225(万元)
  计税基础=3 000-(3 000/10)×3=2 100(万元)
  暂时性差异为875万元,其中700万元{计税基础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2011年末的账面价值(1600-1600/8)}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75×25%=43.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额=50-43.75=6.25(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5 000-(3 000/10-1 400/8)=4 875(万元)
  应交所得税=4 875×25%=1 218.7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 218.75+6.25=1 225(万元)
  借:管理费用   175
    贷:累计摊销   175
  借:所得税费用   12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18.75  

企业流动资产有哪些

流动资产包括: \x0d\x0a现金 、银行存款 、有价证券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减:坏帐准备 、预交所得税 、预付帐款 、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 、存货 \x0d\x0a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流动资产在周转过渡中,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改变其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形态,各种形态的资金与生产流通紧密相结合,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加强对流动资产业务的审计,有利于确定流动资产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有利于检查流动资产业务帐务处理的正确性,揭露其存在的弊端,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益。\x0d\x0a\x0d\x0a 流动资产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和存货等。由于各项目的特点不同,应根据各自不同的要求,分别进行审查。\x0d\x0a\x0d\x0a  1. 在实物形态上,流动资产基本上体现为各部门以及居民的物资储备。包括:\x0d\x0a\x0d\x0a  (1)处于生产和消费准备状态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单位储备的生产资料和消费部门及居民储备的消费品;\x0d\x0a\x0d\x0a  (2)处于代售状态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库存尚未出售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储备以及国家储藏的后备性物资;\x0d\x0a\x0d\x0a  (3)处于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单位的在制品、半成品储备。 \x0d\x0a\x0d\x0a  2. 按照流动性大小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包括:\x0d\x0a\x0d\x0a  (1)速动资产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款项。\x0d\x0a\x0d\x0a  (2)非速动资产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

资产的分类有哪些

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企业的非主要生产设备其使用年限在两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不能全部计人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特种储备物资、冻结物资、冻结存款等。

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及其分类

资产 (资本和财产的统称)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固定资产、修理、改建支出等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递延资产和递延负债怎么回事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负债”亦称“递延收益”。它是指企业预先收取的不属于本期而属于下一个会计期间收益的负债。

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扩展资料:

递延资产有时又被称为递延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它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比有其共同点;都是受益期跨越未来若干个会计期间,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未来各期的费用中,但递延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递延期资产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可以进行转让。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其本身具有价值,可以相互转让;递延资产则不然,本身既无实物形态,又不能进行交换,不能为企业清偿债务等。

(2)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或者说是一种没有实体的过渡性资产,将其定义为长期待摊费用更为合适。它是为了一定目的而发生的支出,只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已。

在会计实务中判断一项支出是否作为递延资产核算,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看预计在以后一年以上的会计期间内能否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

二是看已发生的费用能否摊销到以后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中去,或者说未来期间取得的收益能否抵补已发生的支出。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支出,才能确认为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主要包括:开办费、筹备费、租赁资产改良支出、债券发行费、股票发行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发生的相关费用及预付费用、递延所得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石油天然气和矿藏的勘探与开发费用,以及递延投资损失等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资产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递延资产包括哪些(递延资产包括哪些内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递延资产包括哪些(递延资产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