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把2023年看作是AI元年时,2024年的目光自然地聚集在了AI应用的落地上。然而在商业化之前,AI已经变成了某些灰色产业的敛财工具。

莫名其妙的电话、热情的美女、谣言、诈骗……在你无意识的时候,AI骗局就已经来到你身边。PConline收集整理了四大AI新骗局,来看看你最“眼熟”哪一个?

骗局一:语音求救

常见范围:微信、电话目标人群:覆盖所有,其中家长居多

面对陌生的号码你可能会直接挂掉,但是如果是家人打来的“求救电话”呢?

据报道,去年11月,王欣的母亲突然接到一通“王欣”打来的电话,让母亲转账30万元,着急的王欣母亲立马就打算给对方转钱,被同事拦了下来。

同事建议先给王欣打电话,确认情况,结果真实的王欣正在睡午觉,啥事也没,而那通“求救电话”就是骗子利用王欣的AI克隆声音制作的。

近几年,AI语音合成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一些C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像Voice AI、剪映等应用中都提供生成AI克隆音色的功能。

只要念两个例句,人人都能轻松生成自己的AI音色。不仅如此,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保证声音的高保真度的同时,模拟你的音色,甚至细致到你说话时的口音、重音、换气的节奏等等,完全可以满足实时的互动需求。

先前在网络上爆火的“AI孙燕姿”就曾引得一众讨论,Up主用孙燕姿的AI克隆音色翻唱《发如雪》《Melody》等众多知名歌曲。

该视频合集获得了2000多万的播放量,网友们都在惊叹,AI甚至会改变原曲中的部分旋律,依照孙燕姿的曲风特点进行调整,几乎能做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同时网友们也都开始担心,技术一旦被滥用,防诈骗的成本就更高了。

从换脸骗钱到套壳卖课 AI诈骗如何避坑 第1张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据网友分享,自己曾接到过一通莫名其妙的电话。一接通,对方就问“你家在哪”。

一头雾水的网友回答“不知道”,径直挂断了电话。然而就在几天后,网友的家人就接到了“网友”的求救电话——骗子仅凭一句话就能生成网友的AI克隆声音,实施诈骗。

如果你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视频信息才能确认身份,那么接下来这个骗局,将会颠覆你的想法,让你惊呼“防不胜防!”

骗局二:换脸诈骗

常见范围:微信、线上会议、FaceTime目标人群:覆盖所有,熟人关系居多、针对女性居多

如今,眼见为实的“铁律”也会面临意外的情况,福州市的郭先生就曾因为这条“铁律”狠狠吃了亏。

在去年4月份,郭先生的朋友突然打来微信视频电话,说自己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的保证金,想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帐。

这位“朋友”随即将钱打到了郭先生的账户上,并且截图让郭先生确认。虽然还未等来银行的通知信息,但郭先生还是先把钱转了过去。结果,跟他视频的,是用AI换了脸的骗子,佯装成郭先生的朋友来骗钱。

其实,“眼见为虚”的换脸技术我们早就见过。这种技术名叫Deepfake深度伪造,是一种将图片/视频合并叠加到源图片/视频上,生成虚假的个人表情、动作的AI技术。

在2023年上映的《流浪地球2》中,就是利用这个技术,将62岁的刘德华还原到我们印象中年轻的华仔模样。

据《流浪地球2》的视觉特效徐建的分享,在电影中,Deepfake的技术方案是用要替换的目标演员的海量素材训练AI替换拍摄素材的一种方式,相对省时省力省钱。

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中,这样的操作很常见。漫威的年轻版钢铁侠和年轻版黑豹都是基于Deepfake和演员年轻时的2D素材训练AI得出的。

但先进的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落到居心叵测的人手里,就变成了伤人的利刃。

骗局三:美女带货

常见范围: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多家社交媒体平台目标人群:覆盖所有,其中男性居多

外国人的面孔、些许生硬的中文,再配上浓厚的滤镜,就组成了庞大的异国美女队伍。

这就是AI的新套路。视频全部都是由AI合成的假人,再配上机器语音,打着“促进国际友谊”的旗号,出售商品。

在这背后操刀的是自媒体团队。他们的商业思路十分清晰:先通过视频来积累粉丝——到达一定粉丝量后,开橱窗带货——实现变现。

由于制作成本低,在起号阶段,一人往往能运营数十个账号,视频的脚本也是通用的。无所谓单个账号是否有爆款,“广撒网,多敛鱼”,商品销量才是最终目的。

骗局四:AI知识付费

常见范围: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家社交媒体平台目标人群:积极学习的年轻群体

“现在不学AI,第一波失业的就是你!”“AI工作年薪200万,入门方法免费教你!”“AI是普通人逆袭的最后机会!”你一定没少看到这样的标语。

从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开始,学习AI就成了新风潮。

随着科技巨头们不断推陈出新,各行各业的内容创作者们也铆足了劲,在自己的账号、社群中发布越来越多的AI课程——“零基础学AI”“AI绘画教程”,甚至还有“教你如何做AI课程”的课程。

从换脸骗钱到套壳卖课 AI诈骗如何避坑 第2张

但大水漫灌的结果,必然是泥沙俱下。

不少年轻粉丝奔着学习新知识去,却领了“吃一堑,不长智”的教训。许多内容创作者利用信息差,将国外免费开放的官方AI教学翻译过来,就成了自己的课件,美美卖课。

像许多“零基础AI”课程中常见的“prompt使用技巧”,其实是来自OpenAI官网发布的教学内容。这些标价199、299元的课程还赠送了“免费AI体验”。但实际上,是本就免费开放的大模型,再加上一个套壳包装罢了。

一些粗制滥造的AI课程丝毫不影响这个市场的火热程度。不少焦虑的年轻人仍在直播间疯狂下单。

这些授课人就是通过传播焦虑的方式来促进课件的下单量。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韭菜园里最靓的一棵”。

写在最后

上面四种AI骗局,你被哪个绊住了脚?

其实,现在互联网上的AI骗局远不止这些。网络安全公司Fortinet发布的《2024全球安全威胁预测》中提到,AI已经成为“头号关注”。

我们自身要擦亮眼睛、审慎思考,这是我们面对骗局的有效出路。

从换脸骗钱到套壳卖课 AI诈骗如何避坑 第3张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