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位于加州的公司对外宣称,已经在实验室用二氧化碳“合成”了人工黄油

比尔盖茨亲自品尝了这种黄油,他表示口感和真的黄油一模一样!

众所周知,市面上的黄油,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主要成分就是动物脂肪,另一种则是人工黄油,植物油经过氢化或者结晶化后制作而成,有的也会在植物油中添加一点动物脂肪。

但无论是哪一种,黄油的主要成分不是动物脂肪,就是植物油脂。

二氧化碳和脂肪,两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成分,又是如何碰撞出经济火花的呢?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人工合成黄油脂肪成分,只是原材料用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1张

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热化学复杂过程,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与氢、氧结合,最终产生脂肪,然后在脂肪中添加各种物质,例如乳化剂、用于着色的β-胡萝卜素,以及用于调味的迷迭香油等等,一顿操作后就合成了和真正黄油非常相似的人工黄油。

为了验证这种人工黄油的口感,这家公司还举办了数十人的品尝会。

比尔盖茨也品尝了带黄油的面包和汉堡,惊叹:“难以置信,吃的这个黄油是用二氧化碳做出来的,口感很真实。”

据媒体报道,比尔盖茨也投资了这家公司,他认为用这种方式来制造黄油,对环境非常有益。碳足迹将大大低于动物黄油,每卡路里的碳足迹不到0.8克,而平常售卖的无盐动物黄油(脂肪含量80%),每卡路里的碳足迹大约为 2.4 克。

如果加以改进,使用更清洁的能源,那么二氧化碳人工黄油的碳足迹还会更低,几乎能接近于0。

目前,这个产品还未正式面世,还在走流程的阶段,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才会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最快在2025年。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2张

3年前,中国就实现了凭“空”造淀粉

说起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制作食物这个技术,中国比美国要早。

2021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就利用二氧化碳造出了淀粉,当时这个成果是相当轰动的,是全球首次用二氧化碳从头合成淀粉

到现在网友看到美国二氧化碳造黄油的消息时,还会提起中国二氧化碳造淀粉这个事。

这项技术于2021年9月24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比二氧化碳造黄油早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3张

制作的逻辑和美国的人工黄油是一样,原材料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产物则是淀粉。

如果把这件事情交给绿色植物,那这很简单,光合作用就可以完成。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就能合成有机物和氧气。

那中国科学家是如何实现的呢?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4张

看起来好像不难,但事实上,整个过程极其复杂。

中国科学家总共生产了3代产品:

从0到1.0,花了3年,探索出了凭“空”造淀粉的方式,在酶的作用下,将CO?变成甲醇,最后再变成淀粉,实现从无到有,但合成产量只有30毫克/升;

从1.0到2.0,科学家通过改造旧酶、设计新酶、使用不同酶组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反应效率和产量,将淀粉合成产量提升了约有8倍,达到200—300毫克/升;

从2.0-3.0,生产方式升级,淀粉合成产量达到1600毫克/升,而且淀粉种类也更多了。

可以说,这三代产品的研发,时间跨度很大,从2015年开始的,2021年才发布结果,前前后后团队攻克了6年。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5张

又三年过去了,中国二氧化碳造淀粉现在怎么样了?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对于类似的高科技食物研究现在有很多,但这些研究最后要推广,并实现商业化生产,都要克服2个几乎都存在的难题。

如何让消费者心理接受?如何降低成本?

比尔盖茨在品尝完二氧化碳人工黄油后,认为这个产品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说服人们接受这种黄油?

关于这个难题,可能需要交给时间来验证。

目前,科学家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成本,尽快实现产业化。

这三年,中国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的团队一直没“闲着”。

次年,也就是2022年,就搭建了更大的测试平台,设备的容量达到了“吨”级别。

参与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为的是提高效率和产量的同时,希望在将来能精准控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例如一些在自然中比较少的稀少糖。

如今,他们依然还在努力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合成淀粉成本降下来,降低到和农业种植一样,甚至更低的程度。

到时候,就能真正实现,不用耕种就有“饭”吃!

美国成功用二氧化碳造黄油 不稀奇 3年前中国就凭“空”造淀粉 第6张

说起新技术,尤其是和吃相关的,普遍人们都不太喜欢,就怕又是科技和狠活!

我倒是觉得,技术发展是必然的。

等哪一天,技术成功了,产量也上来了,价格也低了,再来考虑要不要吃这些食物,也来得及。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