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塑料饮料瓶回收体系中,存在一种有趣的反差:一边是有赖于我国发达的化纤行业和“拾荒大军”,带来了超过95%的废弃塑料瓶高回收率;另一边是回收来的塑料因为技术水平不足,没有得到充分再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

塑料瓶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塑料产品,每年中国生产的PET塑料瓶可达数百亿只,每年的回收量差不多是350万吨,但其实大部分被回收来的塑料瓶并没有被用于塑料瓶的生产上。那么,如果高产量塑料瓶的原材料从哪里来呢?

其实,我国大部分的塑料瓶原料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这是因为塑料饮料瓶需要采用食品级的原料颗粒,在中国大部分食品级原料颗粒需要通过最新制造产生,价格十分昂贵。

塑料循环经济之痛:塑料瓶回收率超95%,大量塑料颗粒却依赖进口(塑料包装循环经济和上游创新) 第1张

而那些被废弃的塑料瓶,经过长期使用和流转,每次回收大概会磨损10%。这些被磨损的塑料材质往往会变薄变粗糙,类似于从质地较硬的农夫果园饮料瓶到非常容易变形的一些矿泉水瓶。

这一阶段好歹还在食品级范围内流转,在中国大部分塑料回收利用的模式是逐级下降的,一级塑料颗粒用于制作二级塑料制品,二级塑料颗粒用于制作三级塑料制品,三级塑料制品基本就没人回收了,直接用来填埋或者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非常大。

相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塑料回收的水平较高,可以实现塑料瓶流转时的低损耗率,因此食品级塑料回收后仍然可以用来大量制造饮料瓶,实现材料的高循环利用。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就承诺,他们的瓶子将使用50%的再生PET;而宜家则承诺其34种产品到2030年使用50%的再生材料。

塑料循环经济之痛:塑料瓶回收率超95%,大量塑料颗粒却依赖进口(塑料包装循环经济和上游创新) 第2张

由于发达国家塑料回收工艺更高,其回收的食品级塑料价格会比最新制造的塑料便宜很多,但是如果我国要进口的话,价格虽然仍旧比自己生产划算,但是也并不会赚多少。因为目前我国拥有食品级塑料生产工艺的企业只有4家,产能加起来只有大概10万吨,所以没有定价权。

在更低一级的塑料领域内,和“以瓶生瓶”的回收模式类似的,耐克品牌制定了从“鞋”到“鞋”的闭环生产线方案,也就是将那些本来就用于鞋类生产的PET纤维回收再利用,继续用来生产鞋子。

无论是“由瓶到瓶”的技术,还是“用鞋生鞋”的技术,我国都是比较欠缺的,因而没有定价权。塑料回收利用发展不起来,主要问题包括装备没有产业化、规模化,导致市场接受度低,难以形成产业体系,因此要出台行业标准就很难。

没有行业标准,没有检测、认证等一整套环节,国家政策很难承认其合规合法。反过来,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的发展就很困难。所以这成为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现在在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级PET已被广泛接受,而韩国、印度等国家对于食品接触再生塑料的接受度也相继出现转机,我国的塑料回收利用产业其实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比如江苏越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从事塑料挤出机及其相关设备研发与生产,以及为高分子材料挤出加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塑料循环经济之痛:塑料瓶回收率超95%,大量塑料颗粒却依赖进口(塑料包装循环经济和上游创新) 第3张

他们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科技的创新升级,在塑料共混、发泡挤出、特种薄膜直接挤出方面成为了新工业的技术引领者。他们公司生产的PET发泡板生产线制造的产品,可用于风能、铁路交通、航空和装饰等行业。

在环保方面,越升交付的首套中国制造的BOPET双螺杆挤出机,去除了预干燥过程,可以节能35%。其水下切粒机更是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了动力节能,高效产出的目标。应该说,越升团队的造粒、切粒和挤出等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塑料的回收利用率。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的塑料回收技术仍然不算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市场上的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塑料高效回收绝不是难事。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