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从意义层面来说,是一种感恩的形式,上坟祭祀祖先,感恩的是我们血脉的延续,祖上的阴德,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前两日,我和家里人去孔庙祭拜,真实的感受到,思想精神对后世子孙的福音厚德,而遥想历史朝代的全权富贵之人,后世子孙有多少能够沿袭足够的财富呢?毕竟历史的进展,无常变化实在是太多,而思想精神却可以超越世事无常……
清明是节气,清明节是节日,二者在同一天。
作为节气,清明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在每年的四月份前后,处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时分,春光融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民谚里讲“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万物生长,清明也是春耕的大好时节。
清明又是节日,人们称之为“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人们祭祀祖先,踏青赏花。
在二十四节气中,是节气也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01
儒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祭祀扫墓是清明的重要习俗,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烧纸、祭祀先祖。
科学昌明的今天,祭祀依然有它的意义。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自然朴实敦厚。”
我们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来源,我们缅怀先辈,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哀悼祭祀,敬畏历史,尊重生命。
它让我们不忘先人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家风,不堕家声。
荀子说:“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坏事。
“举头三尺有神明”倘无敬畏,则无恶不作,鬼神世界的存在,让我们拥有一份敬畏,让我们约束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02
道家:顺应自然,吐故纳新
清明节来源于中国两个消失已久的节日。
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在清明节的前一两日,相传在寒食这一天,人们禁烟火、食冷食、祭祀祖先。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如今发展到固定在三月三),与清明的日期也十分接近,这天人们踏青、游玩、佩兰草。
在唐朝的时候,寒食节、上巳节正式归入到清明,三节合一,成为现在人们熟知的清明节。
所以,很多地方,清明依然保留了寒食的习俗,食冷食。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的开始。此时光照日长,阳气日渐充盈。
道家认为,在阳气极盛之时,吃寒食或者辟谷,可以把体内的浊气逼出来,使得身清心明,身心清净。
想要迎新,必然吐故。
今天我们不必接受古人的观念,但是这也启示我们想要生命常新,就要吐故纳新,努力向前。
接受新的观念,新的知识,不停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如此,人生才能自在清明。
03
佛家: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清明是一个哀悼追思的时节,同时也是一个踏青游览的时节。
哀悼先人,让我们感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曾国藩曾经说:过去不留,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过去的不留恋,未来的不期待,去掉杂念,活在当下。
人在世上,总有很多俗心杂念、烦恼遗憾,如何得到解脱?
佛家讲: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不是要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要每个念头都了了分明而不为所动,念头来,能觉察;念头去,能不留。
这就是“念念清明”,也就是真正的“静心”,然后才能“时时当下”,归于本心。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万物欣欣向荣,人自身也开始愉悦振奋起来。
抛却杂念,踏青赏花,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