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一位21岁年轻妈妈带着孩子送外卖的报道迅速火出了圈。

本该是在教室里安心读书或在父母怀里撒娇受宠的年龄却要承受如此命运多舛。她的乐观、责任心、善良打动了无数大众,一句“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更是让大家破防。

其实周边不乏这样的母亲,只是不为大众所知,至少我的母亲是这样,甚至她经历的困苦要胜过这位妈妈。

母亲出生在合作社后期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作为大姐的她下面有两个弟弟。从小肩负着带小弟和赚工分的任务,造就了她倔强不屈的性格。

长大后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见了我父亲。据母亲说:第一次看家相亲见到我父亲,打心底是抗拒的,父亲高颅额、凸颧骨、小龅牙。和父亲一起的还有他几个叔叔,其中有独眼的、跛脚的、歪嘴的(据爷爷说是为了不被抓壮丁故意被太爷爷弄残疾的)、个个身穿老式羊皮大衣,我母亲还以为被卖到土匪窝了。

小时候看见父母拍的合照,母亲梳着两条大辫子,格子衬衫,不能说是花容月貌,也至少是眉清目秀。父亲就不言而喻了(用*眉*眼形容有点对先人不敬),母亲之前经常打趣的说我父亲要是配个中分发型,去演抗战片都不用化妆,还好我们兄弟俩遗传的是母亲优良的基因。

以母亲倔强的性格,自然不愿意接受我父亲,但外公外婆却一定要成就这门婚事,因为那时我父亲是十里八乡为数不多的手艺人,家境还算不错,最主要的是两个舅舅还可以跟着免费学手艺赚钱,那时拜师学艺可是真的需要给学费加磕头敬茶的,母亲嫁过去这一切都可以免了。在那时再倔强的女子也不能违抗父母之命,用外婆当时对母亲说的话,就是哪怕是以死相逼,抬也要抬到我父亲家去。

父母结婚后,父亲虽然其貌不扬,但对母亲确实疼爱有加,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不到4年便有了哥哥和我。家里修了砖瓦房、刷了大白墙、请木工打了家具、买了当时堪称稀罕物的电视机,在那个年代已经算很不错了。那时村里大部份还过着住是土胚房照煤油灯的生活。村里的很多男人都是我父亲的徒弟,因此村里的人也经常呼唤我哥和我为大公子,二公子。

后来父亲赴广州打工,母亲留家里干农活和照顾我们兄弟两个,后面四五年我们都处于半留守状态。期间每月父亲都会写信给母亲,也会定期给母亲寄钱。每次看到母亲收到父亲的信,都会看到母亲面带笑意的读着,那时我们还小不识字,老是好奇,信里写的什么,能让母亲看得这么高兴。每到过年得知父亲要回家我们娘仨都会提前兴奋好几天,因为父亲会带很多平时我们都没见过的零食或玩具。也会给母亲买很多漂亮的衣服,现在母亲的衣柜还挂着当时父亲给她买的羊呢大衣,30年后的现在穿上也不觉过过时(可能时尚是一个轮回),据说当时买的差不多200块一件(也不知道是不是父亲吹牛)。

然而美好生活镜面的破碎就在一瞬间:

有一天村里干部突然到我家和我母亲谈了一阵,具体说的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我母亲面色却逐渐凝重。当天母亲就把我和我哥送到了外婆家,独自去了广州。

几天后母亲带着父亲回来了,父亲是被抬回来的,回来后就一直卧床,见到他那一刻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们几个月前见到的父亲的吗?面色土黄,极度消瘦,彷佛脸上只铺了一层皮。当天我们一些亲戚叔伯,和母亲一直在商量这什么,影响中好像在商议手术之类的问题,攀谈最后母亲哭了。

这是第一次见到母亲哭了(也许在回来的路上不知哭了多少回),而且是压制着声音无助而绝望的哭。那时还小的我在想不是只有小孩才哭的吗?为何妈妈这么大了还哭?

父亲病倒后,家里就彻底的失去了经济来源,在照顾了几天卧病在床的父亲后,母亲就在5公里外的镇上找了一份建筑工地打杂的工作。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做早饭、养猪、农忙时还要去地理干一阵子农活。然后、步行近1个小时去建筑工地打工,晚上回来继续做晚饭、养猪、干农活,差不多晚上10点后才能休息。后面慢慢的做饭养猪的任务落在了我们兄弟两身上,当然那时做饭和养猪煮猪食都差不多。

母亲再怎么拼命打工赚钱,对于生活开支以及父亲的病来说都是杯水车薪,父亲病倒的三年中几乎每天都要吃大把的药,而且时常病情加重住院,这几年,母亲借钱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包括村上的工友,哪怕隔了三代的远房亲戚都借了个遍。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出于同情还能借一点,但慢慢的大家就像避瘟神一样避着我们。不是说大家绝情,只是大家都知道,父亲的病是好不了的,用再多的钱也于事无补。但母亲不这样认为,她要拼尽全力为父亲延续生命,她每天都在用她女子本弱的双手和死神争夺父亲的所有权。

父亲养病在家的这三年,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也有快乐的回忆,之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聚少离多。正好是这三年反而增进了我们父子关系,父亲病亲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可以陪我们玩耍打闹,可以给我们讲述好多好所外面有趣的东西。不好的时候我可以给他做饭喂饭,陪他去村卫生所挂水。有父母陪伴,生活虽苦,但一家团聚,我也感觉很幸福。父亲状态最好的时候还能和母亲一起去建筑做工,他也知道母亲太劳累了,但凡他能有拿得起一块砖的力气,他也要为母亲分担一点。那时后我一直天真的认为父亲的病始终会好的,我也憧憬这后面幸福团圆的生活。

然而、一切以为美好的开始,往往定格成为了终点。在一次病情复发的时候,父亲再也没有熬过来,母亲真的累了,死神最终胜利了。那一天,我见到了我母亲第二次哭,是一种毫无掩饰的痛哭。

父亲的去世,没有留下抚恤金。而是一本皱皱的账本,上面记录着少则5块,多则几千的外债,零零散散加起来近3万块。那时没有人死账消的说法,只有父债子还,不到10岁的兄弟俩还没读完小学就背负了上万的外债。

父亲去世了,但生活还要继续,母亲照样一边打工,一边操持着农活,一边照顾着我们兄弟俩。期间也有外婆家的人劝说母亲,让她放弃我们兄弟俩,趁年轻再去找一个,但被她严正拒绝。她凭着这份倔强和刚毅硬是一人支撑起了这个家。但是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营养不良,她在建筑工地上晕倒过好多次。但每次为了我们兄弟俩她又硬撑这爬了起来。

这一过又是快三年,期间也有很多人给他介绍新的家庭,都被她拒绝,原因不是对方要求她跟着男方一起外出打工,就是男方家里也有几个小孩,怕我们兄弟受委屈。但是随着我们读书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她一个人赚的这点钱真的不够用。那时我深刻的记得,她一天的工资是12块,因为每次期末考试她都会鼓励我,要是我考到班级前三就会奖励我她一天的工资。每次收到奖励,我彷佛收到一笔巨款,会高兴几天合不上嘴。以至于很多年在我买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参考:这双鞋子要30块,妈妈要在工地上活水泥搬砖两天多才能买到,太贵了,不能买;这件衣服要妈妈要干3天活才能买,不能要。

最后母亲选择嫁个了一个年纪比她大差不多20岁的单身汉,周围的人都说母亲太傻,为何年纪轻轻的嫁给一天又老又愚钝的人。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兄弟着想,因为,这个男人虽然愚钝但为人老实忠厚,没有小孩,也愿意到我们家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愿意拿出他所有的积蓄为我们偿还债务。作为母亲,谁都不想自己的小孩还没赚钱就身背外债。后面证明,母亲的选择是正确的,后爹对我们兄弟还好,虽然没有手艺靠打杂工赚钱,但至少多了一个人支撑这个家。

母亲这一劳累就是几十年,虽然多了一个人分担,但还是继续着外面打工赚钱,同时地理干着农活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结婚有了小孩,才从老家过来为我带小孩。母亲劳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也还在为儿女发挥余热,有时我经常自责,什么时候才能让母亲休息一下,什么时候才能够让她安享晚年,什么时候才能让她不再为儿女操劳?

当自己有了小孩的时候,才感受到了母亲当年肩上的那份责任。身为父母,在小孩出生那一刻,一辈子都会不停的为儿女操劳。我的母亲也是千千万万父母的缩影,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容易的母亲。也祝愿这位21岁的年轻妈妈,能够战胜当前的困难,迎接后面崭新的未来。

采访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一生不易的妈妈) 第1张

采访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一生不易的妈妈) 第2张

采访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一生不易的妈妈) 第3张

采访21岁送外卖的单亲妈妈(一生不易的妈妈) 第4张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