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  第1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诗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原文】:

子书

诸葛亮 〔两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诫:警告,劝人警惕。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培养品德。

淡泊:内心淡泊,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

成:达成,成就。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飞快逝去。与:跟随。

驰:疾行,指飞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遂:最终。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赏析】: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

  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e82a672a1ca9.aspx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夫: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2、之:结构助词,的。

3、行:品行,操守。

4、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俭:节俭。

6、养:培养。

7、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8、明:明确。

9、明志:明确志向。

10、致:达到。

11、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12、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3、才:才干。

14、淫:放纵。

15、慢:懈怠。

16、励:振奋。

17、险:轻薄。

18、躁:浮躁。

19、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20、与:跟随

21、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22、遂:最终。

23、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

24、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5、诫:劝勉、告诫26、书:书信。

二、一词多义

之: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

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

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成:

成 非志无以成学:完成,实现

遂成枯落:变成,成为

行:

三人行:行走

君子之行:品德,操守

意:

意与日去:意志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打算,想要

意暇甚:神情,态度

三、词类活用

1、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什么意思这句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诸葛亮因为蜀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今后要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传至今,对年轻人依然有很大的影响。译文:作为一个君子,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用节俭来涵养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宁静谦虚,就不能够穷极远大。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相对于动。这里的静,不是指声音,而是指人的一种状态。所以我把“静”理解为独自思考,独自品悟,这种状态常常是灵魂出窍静静地同自己的心灵说话,慎独自己,矫正心灵,忍受寂寞孤独,与书为伴,与心为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感悟:

人们常常在“静” 的状态下修养心灵、悟出真知灼见和人生道理。所以静可以让心灵得以安宁,静可以避祸,静可以出成果。这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静以修身。人们在静的状态下显得孤独寂寞。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就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它的使命。”古语说的好:“居不幽者思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也就是说智商高的人需要静静地同自己心灵悄悄说话,要忍受得住孤独和寂寞。寂寞是成就的前奏,杰出者都有耐住孤寂的秉性。
俭,节俭,相对于奢或侈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节俭被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抓好精细管理,注意节约成本,大到生产物资,小到节约一度电一张纸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母亲很重要,母亲坚持和倡导的就是孩子在未来当中坚守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母亲的勤俭美德狭义上负责儿女节俭品德和行为的养成,广义上是为一个国家节俭风气养成做着贡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作为一个君子,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自己,用节俭来涵养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宁静谦虚,就不能够穷极远大。

扩展资料: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诸葛亮写下这边文章的的用意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和险躁,让他的儿子懂得恬淡寡欲,要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扩展资料:

《诫子书》的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什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

出自:《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告诫,劝勉,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致,达到。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静以修身俭养德什么意思)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