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网2月7日消息,近年来,厨余垃圾处理器市场经历了显著的起伏变化。2019年,这一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渠道零售额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0.2%,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几年市场增速逐渐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具体来看,2021-2024年期间,市场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5.9%、20.4%、26.5%以及20.9%,短短几年间,市场规模近乎腰斩。
奥维云网最新发布的数据清晰地显示,2024年厨余垃圾处理器行业全渠道零售额仅为6.4亿元,同比下降20.9%,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国补政策的加持下,2024年第四季度厨余垃圾处理器市场才勉强实现了0.2%的同比增长,若没有这一政策支持,市场数据恐怕会更加难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厨余垃圾处理器在中国如此不受待见呢?分析人士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首先,饮食文化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式饮食有着独特的偏好,油腻及高纤维食物较为常见,而且在日常饮食中,人们常常会食用大体积的骨头和贝壳类食材。
这就对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研磨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有的许多产品可能无法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其次,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限制了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大量老旧小区的下水管道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承受厨余垃圾处理器处理后的残渣排放。
此外,厨房空间布局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与西方开放式厨房不同,中国家庭的厨房空间普遍较小。在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时,需要综合考虑水电位置、橱柜布局等多方面因素,这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和复杂性,进而影响了产品的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