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9篇原创。
今天脑子一热,我去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招聘会,逛了一圈,我的感觉是:
这些企业和我没有关系(无限循环ing)
婊贝,我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好吗?
虽然我表现的极为隐密,但他居然看好我,还和我说:
来,这是我们的人员招聘报名表,填以下吧
当我在薪酬意愿上写上了第一个数字“5”时,那人微笑着对我说:
婊贝,你应该填上“3000”,这个数字我们公司肯定能答应的。
我听说过一个笑话,一个美女和帅哥约炮。一番运动后,女生说:“300块”,男生说:”我可是头牌,得500!“
这是一个关于鸡鸭悲伤的故事。
3000块钱,放在现在是什么概念?
我曾经说过,作为90后,创造的价值应该是70后的两倍。
那么问题就变为:如果你是你父辈的人,3000块钱=1500块钱。
顺便提一嘴,2017年,常州市低保是760块,金坛区最低工资1720块。
真的不是我们90后眼高手低,是我们学会了换算,我们有互联网,可以查资料。
不过说实话,如果我是企业的老总,我到本二学校招聘,还给3000块。
那我一定是前一天晚上做梦梦见了观音,观音姐姐让我最近多做好事,慈悲普度。
不然,面对一群上课睡觉不听课,晚上打游戏泡吧,专业技能还没有保障的人,
我凭啥每个月要花那么大代价养他们呢?
我凭啥不花点代价,从内部提升人才呢?
假设我是老总,我总得考虑风险的。
如果你读到这里,觉得这篇文章既丧主编又怀才不遇的话,
那你真的是因为没有看底下的内容了。
论如何在一个不太好的环境里提升自己:
1、保持学习。
关于这个观点我最近有所迭代,曾经以为学习就是像几年没有性生活的性瘾者一样对每本书都充满渴望,答案恰恰相反。现在我认为,保持精进地方法反倒是只是学习最多两门知识和能力,巧妙运用他们串成一个更大的特长,反复投资这个特长,力求做到同等人员的前20%。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记得,这句话的古文翻译中学老师在上课时有重点强调: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嗯,没错。这样翻译确实好像不怎么符合语境。但如果把“外物的好坏“转换成”他人的眼光“似乎更加恰当。如果你觉得,你周边的环境其实并不能真正反映你的水平,那么在这种前提下你还在学习如何融入环境,那只能说你2了。在一个不再美好的环境提升自己,就好像在黑屋子里抓黑猫,你只能知道怎么样是错的,而并不能知道怎么样是对的。
显然,和他们一样,毕业以后拿3000块(哦,不1500块)的工资是一个最错误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你也一样怀才不遇,而且是真有才。
3、想好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
别人都说造房子首先是打地基,所以要努力。
放屁!你这种理论只能让设计师哭晕在工地上。他们日夜操劳做出来的楼房设计图居然不算是造房子的步骤?
算,当然算!
如果没有设计图,你可以有无数种打地基的方法,而让房屋不倒的唯一因素,
是运气。
如果没有目标,你从哪个方向去努力呢?
到最后,你问我是不是以后就是一个外贸业务员了?
那你真的想多了,我去刷2018年国考练习了,
这次要报一个不需要跑1000米的岗位,
毕竟如果像上一次笔试过了,跑步跌倒了就尴尬了。
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