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作为一个在两代人心目中屹立不倒的巨星,这次主演的《神探蒲松龄》是他连续第24部新春贺岁电影。
而早已习惯了成龙大哥动作大片造型的影迷们,将会首次领略其古装书生的扮相。
很大一部分观众观影完以后都表示这剧情的改变让人受不了,从心里来说有点难以接受。
尤其是在人物的设定上,《聊斋志异》本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部作品,而且还被拍成过很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对于剧中的人物大家早已烂熟于心。虽然每部作品在人物原型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改动,但是还从来没有见过像《神探蒲松龄》这部电影改动这么大的。
小编点评
评分:4分
不推荐理由:这似乎是一部《倩女幽魂》版《捉妖记》,聂小倩变成了蛇妖和燕赤霞谈恋爱,蒲松龄留着反清的头发开始捉妖,剧情逻辑有点牵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此电影特效做的比故事线要好。
01
电影内容让人大跌眼镜
《神探蒲松龄》的故事改编自当年著名电影的《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的故事。这部当年万人空巷的电影,父母一代和年轻人都不陌生。
影片中的蒲松龄(成龙饰)是一个文人,在电影中成了拿着阴阳判降妖除魔的武林高手;燕赤霞(阮经天饰)和聂小倩(钟楚曦饰)的出场都没有问题,可是后来在引出燕赤霞回忆的时候,观众都傻眼了。
燕赤霞和宁采臣成了同一个人,而且和聂小倩之间的感情纠葛也彻底的改编了,宁采臣成了蛇妖,在和聂小倩交换后变成了人,聂小倩阴差阳错成了妖,后来妖丹被污才入了魔和镜妖为伍以吞噬少女魂魄为生。
又是破案,又是爱情,又是玄幻……《神探蒲松龄》简直是颠覆传统的一次创作。
此外,《神探蒲松龄》在第一梯队的挤压下排片只有7.9%,该片由爱奇艺影业主要制作和出品,喜剧奇幻题材。虽然成龙大哥在2017年春节档因为《功夫瑜伽》收割了17亿票房,也登上《快乐大本营》为电影宣传,但是在春节档金贵的院线排片中,市场没有给成龙大哥多大的空间。
不过,作为贺岁片,《神探蒲松龄》依然以喜剧元素为主题,但想要争夺本次春节档的冠军难度较大。
更何况这次首映口碑惨遭扑街,但是似乎并不影响人们的观影热情,成龙大哥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很多观众都是冲着这份情怀去的。不过,成龙这次转型你觉得成功吗?
02
成龙转型转在了哪
成龙于1995年凭借《红番区》成功打入好莱坞,1998年,借助《我是谁》、《尖峰时刻》奠定好莱坞一线巨星地位。
之后,成龙凭借多部影片在好莱坞立足,其中《杀手壕》、《尖峰时刻2》、《尖峰时刻3》、《功夫之王》、《功夫梦》等影片均成为开画冠军,《尖峰时刻》的前两部更是成为当月的最高开画记录,尤其是第二部,在当时是影史第四的爆炸性开局。
截至2018年6月,成龙主演49部电影全球累计票房约30亿美金,平均每部6147万美金。另外,成龙自导自演13部电影,其中7部获得华语全球年冠,电影生涯获得全球华语年冠15次。
不过,一向以动作片见称的成龙已经64岁了,恐怕在很多冒险、动作片上已经打不动了,因此最近的几部电影他也一直在谋求转型。比如《英伦对决》,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7.0,票房达到了。《英伦对决》的成功是因为他继续沿用了成龙式的功夫片,转型可以,但是想一下子就完全抛弃掉旧有的表演风格,这样一来观众们肯定不买账。
《神探蒲松龄》,可能算是成龙转型后评分最低的一部电影。
成龙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神探蒲松龄》不同于他以往的电影,打斗场面比例减少,魔幻特效增多,希望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有不少人在《神探蒲松龄》这部电影中看出了许多成龙大哥风格转型的元素。比如,在打斗中,成龙活用凳子、桌子等道具,动作依旧敏捷。此外,成龙还在电影中收获了新道具“阴阳判”,中国功夫加上特效“大招”,也让对特效画面越来越挑剔的影迷对新片更加期待。
可是这在小编看来,这部没有太大的转型,除了打斗画面外,就是比“名侦探柯南”更简单的推理手法。
莫非,成龙的转型是……
开始破案了?
03
中国侦探片票房普遍低于3亿
近几年国产电影市场,因为轮番上映以“视觉特效、魔幻动作”为题材的国产大片,所以陷入票房与评价双重快速下滑的颓势。
而在2017年,中国开始掀起了一阵侦探热。
根据“侦探题材”电影的市场表现发现,目前突破3亿的影片仅有《唐人街探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烈日灼心》三部。
相对来说,获得8.24亿票房的《唐人街探案》更依赖于“王宝强 喜剧”的元素、6.01亿票房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卖点则主要为“赵又廷 古装动作”等。所以纯靠“侦探”元素推进的《烈日灼心》,似乎更能代表这一题材的市场表现,票房为3.05亿。
除这三部高票房电影外,大部分侦探电影的票房都在3亿元以下。而且不难发现,这一题材的票房与评价更为直接挂钩。
目前票房过亿元的电影,大部分豆瓣评分都在6分以上,只有文章领衔主演的《不二神探》(豆瓣4.6,票房2.84亿)和谢霆锋、刘青云主演的《惊天破》(豆瓣3.9,票房1.14亿)例外。其余6分以下的侦探电影,票房全部停留在千万级别。
总结来看,这一类型的电影受众已经相对固定,而且较为苛刻,
严格来说,“侦探”电影不算是电影类型,一般均标注为“犯罪”、“悬疑”等类型。之所以侦探电影在国内市场一直相对平淡,主要因为侦探片在我国的市场氛围一直未被培育起来。相比动辄就10亿元票房起步的喜剧电影,侦探电影也一直比较窄众,当然问题也不仅在电影市场。
说到侦探片,欧美和日本两大派系最为出彩。
如欧美的《神探夏洛克》,2016年总票房为1.61亿元。不过电影的豆瓣评分是 7.4 分,比前三季剧集的评分( 9.3 分、9.5 分 、8.8 分)低了不少。而网友的评论明显分为两拨。
另外,以日本为例,在侦探题材影视作品开发上,已经相当成熟。如2008年日本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上映10天累计票房就已超过18亿日元(约为1.11亿元)。而去年大热的日本电影《昭和64年》分成上下两部上映,票房总和也超过35亿日元(约2.16亿元)。
有电影人士指出,国内侦探文学目前不够发达,知名作品很少,所以很难说有本土文化氛围,更别提拥有欧美的“福尔摩斯”、“波洛”等侦探人物。目前国内在侦探题材的电影IP开发上,除“狄仁杰”等极少人物外,很难再有原创题材受到市场青睐。一些有潜力的原创也基本毁在第二部上,如苏有朋主演的侦探电影《密室之不可告人》在当时引起观众不少好评后,第二部《密室之不可靠岸》质量直接崩坍,导致系列完结。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网易新闻、1905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