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兴四将图岳飞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中兴四将图岳飞(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1张

本文目录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是南宋的抗金名将。

岳飞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人物生平

三次投戎

人民美术出版社《岳飞传》连环画封面(15张)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 

1122年(宣和四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 

这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  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被擢为偏校。

1125年(宣和七年),金灭辽之后,便大举南侵攻宋。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钦宗,次年改元靖康。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宋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太原等三镇与金。

汤阴岳飞庙塑像

1126年(靖康元年),钦宗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钦宗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 

初露峥嵘

北宋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 

抗金形势图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小队往李固渡进行侦察,在侍御林与金兵遭遇,飞杀死敌将,击退金军。  两次小战,岳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 

1127年(靖康二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山东定陶县西),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武翼郎。  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是年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  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岳飞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 

然而高宗、黄、汪等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岳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在突围中溃散了。岳飞与王彦不和,自率部转战太行山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迫使金人暂时退却。 

 

再归宗泽

宗泽像

李纲罢相后,东京开封府的留守宗泽就事实上成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  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十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 

建炎元年冬到二年(1128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岳飞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县、黑龙潭、官桥等地作战,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 

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24次,但始终没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开封弃守

宗泽死后,杜充继任东京留守。其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 

岳飞画像

1128年(建炎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一次,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 

1129年(建炎三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 

上年八月开始南侵的金军,于是年正月又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扬州。二月初三日,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脱离危险之实,准备离开开封,前往建康。

岳飞于六月下旬刚回军开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飞向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充不听。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 

收复建康

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升任右相。 

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像

屈辱的书信,并未取得金人的怜悯。1129年秋,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挞懒(汉名昌)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兀术(汉名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十一月初,兀术占领长江北岸和县。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至于流涕,但也无济于事。 

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决定脱离杜充,独自转战后方。 

兀术占领建康府后,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随后又从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难。

抗金地图

完颜兀术由建康进军,接连攻下溧水、广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飞则领军在其后方,伺机给予痛击。岳飞遣刘经率兵千人夜袭溧阳,顺利攻克了被金军占领的溧阳县城。飞亲自领军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广德军的钟村,军粮用尽,将士忍饥,却不敢扰民。 

1130年(建炎四年)初春,宜兴正被溃军骚扰,县令请岳飞来宜兴,说:“县中存粮,可供一万军士吃十年!” 

二月,金军以舟师浮海,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兀术借口“搜山检海已毕”,纵兵烧掠明州、临安等城,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经秀州(浙江嘉兴)、平江(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飞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飞首次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 

五月初,飞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扎营,在夜间以百人敢死队骚扰金军,金军伤亡甚大。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岳家军仅斩女真兵就“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是年四月,岳飞已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部下。 

六月十五日,岳飞回到宜兴,在张大年家题词: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参见:五岳祠盟记) 

六郡归宋

岳飞于绍兴元年至三年(1131—1133)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陷于伪齐政权的襄阳六郡(襄阳府、郢、随、唐、邓等州、信阳军)的主张,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奏议得到朝廷许可,但高宗又特别规定岳家军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只以收复六郡为限。

郾城之战后,金人不甘失败,七月十四日,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王贵、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以抗金军骑兵。颍昌之战,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与徐庆、李山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又击败五千金军,追击十五里。  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

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岳家军北上距离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驻营,作为“制胜之地”  兀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参见:岳飞第四次北伐)

十年功废

《岳飞奉诏班师图》(刘国辉)

兀术正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兀术说:“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兀术忙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师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太学生说:“不然,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 

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而秦桧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他们谋划的重要步骤是,让张俊从亳州退还寿春,命令韩世忠稳守淮东,不得继续前进,驻屯顺昌的刘锜远调江南太平州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就在郾城大捷捷报报上朝廷的时刻,秦桧串通张俊、杨沂中,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高宗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高宗遂降诏,令岳飞班师。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

岳飞回到行朝,不再像以往慷慨陈词,只是再三恳请朝廷解除其军职,归田而居。高宗以“未有息戈之期  ”为由不许。

1141年(绍兴十一年)正月,完颜兀术再度领军南下。二月,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 

千古奇冤

杭州岳王庙塑像

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

五月,张俊在和岳飞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暗中挑唆岳飞,欲一同分解此军,却遭飞严肃回绝。秦桧又欲陷害韩世忠,飞再次保全了韩。  ,飞自请回到江州庐山旧居赋闲。

史书评价

《民族英雄岳飞像》(傅伯星)

《湖北转运司立庙牒》:“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忠愍谥议》:“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历代评价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朱元璋:“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艺术造诣

诗文

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

岳飞书法(11张)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

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称帝,一路奔波,最后辗转到临安。宋朝得以重建,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中兴”时期。在这期间,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可以用赫赫战功来概括。其中,尤其是岳飞,被称为中兴四将之首,可见岳飞的赫赫战功,可谓是彪炳千古。

中兴四将就是中国南宋时期四位著名的南渡将领,他们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中兴四将这一说法来自于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这四位将领均有王爵,岳飞被追封鄂王,刘光世被追封鄜王,韩世忠被追封蕲王,张俊被追封循王。

中兴四将都为南宋立下赫赫战功,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功劳最大,也是最为耀眼。

岳飞在北宋末年开始投军,从1128年遇到宗泽元帅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最终“位至将相”。

公元1140年,完颜兀术撕毁盟约,突然发兵攻宋,岳飞奉命挥师北伐,并且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不久,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且进军朱仙镇。史称:朱仙镇大捷,岳飞用五百精兵,击败金兀术的十万铁浮屠,金兀术慌忙逃过黄河,向北逃跑。

不料,宋高宗、秦桧却一心想求和,并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又绑架岳飞的家人作为人质相威胁。

岳飞在粮草不济,大军孤军深入,又孤立无援的形势之下被迫奉命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秦桧、张俊等人又对岳飞进行诬陷,岳飞被捕入狱。

公元1142年1月,秦桧等人下令在风波亭将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连同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起杀害。宋孝宗时,岳飞的冤狱被平反,被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来又追谥忠武,并被皇帝追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岳飞独创性地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他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一起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期唯一大力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军事统帅。

中兴四将都是谁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1.刘光世:
  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中兴四将”之一。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后因病去世,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2.韩世忠:
  字良臣,南宋朝名将,汉族,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战功。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3.张俊:
  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四大将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绍兴二十一年10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之流,人所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宋徽宗政绩不佳,然亦以书画为后世所推崇。
  绍兴十一年二月,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4.岳飞 :
  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参见 百度百科。

南宋中兴四大将,为何只有岳飞被害死,其他三位却安然无事

宋朝抗金斗争中,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将领,其中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四位被称为“中兴四将”。其中最出名、最忠心报国的岳飞却被害,而其他三位都得以善终,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宋高宗赵构容不下岳飞。

北宋末年,金国进攻大宋。岳飞率领岳家军抗金,数十年的战斗中百战百胜,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他是宋朝中兴的希望。岳飞挥师北伐,不负众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赵构连发12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岳飞迫不得已班师回朝,在风波亭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宋高宗赵构为何容不下岳飞?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岳飞和宋高宗目标不同

宋高宗赵构从在商丘即位以后,就被金军追得满世界地逃跑,甚至逃到海上,没有落脚之地,估计睡觉都做噩梦。只要想一想赵构的这些狼狈的遭遇和处境,就能想到对于这么一位被追怕的皇帝来说,能够偏安一隅就是最大的梦想。什么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对岳飞等热血将领是很正常的事,但对赵构来说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他只想当一天皇帝撞一天钟,保住江南,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二、岳飞要迎回二圣,赵构不愿意

岳飞要北伐,迎回二圣,作为臣子,是忠心的体现。对赵构来说,也应该是孝心的体现,但是在皇权面前亲情是脆弱的。宋钦宗若回来,赵构该如何自处?虽然说宋徽宗年岁已大又昏庸,宋钦宗也是懦弱无能,即使回来也未必会对赵构造成威胁,但是赵构不一定这么想,毕竟二圣不回来是最好的选择,也不用为难。

三、宋高宗怕岳飞功高不受控

前有五代乱世,武将功高擅权,黄袍加身的太多,赵匡胤的天下大宋王朝就是这么来的。有鉴于此,有宋一朝对武将的压制也是前所未有的。赵匡胤黄袍加身成功,便急不可耐地杯酒释兵权,可见对武将的防范之深。赵构自然理解是怎么回事,而且将这一方针贯彻得很到位。宋金交战期间,迫于无奈,武将重新掌权,但宋金关系缓和以后,立即收了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兵权。

岳飞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实在太高,深得老百姓爱戴,若局势不受控,保不齐黄袍加身的戏码再在岳飞身上上演一次。当然,从岳飞的表现来看,这种可能性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是赵构肯定不会这么想。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才很艰难地才将岳飞召回。而且宋高宗赵构还亲历了“苗刘之变”、“淮西军变”,可以想象赵构此时心里肯定是怕到了极点。或许之前坚持北伐、迎回二圣赵构尚能勉强接受的话,但从十二道金牌发出的时候,便注定岳飞不会善终。不管北伐能否成功,二圣能否回来,岳飞除非反了,尚有活的可能,但这对他来说又是不可能去做的。而且对待高宗要回收兵权之事,岳飞表现得比较激烈,就更坚定了赵构杀他之心。

相比之下,赵构对“中兴四将”的其他几位就没有太多这些方面的顾虑。

韩世忠也是身经百战,威名赫赫。黄天荡一战扬名天下,几乎活捉金兀术,大仪镇一战也是打出了宋军的威风。韩世忠和岳飞比较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岳飞遇害后他还曾为岳飞鸣不平。但是韩世忠和岳飞不同,他懂得自保,而且他早年曾救过高宗赵构的性命,有救驾之功,这就决定了他只要交了兵权,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刘光世和张俊二人更不用说了,本身对抗金斗争并不积极,莫名其妙地就入了“中兴四将”,其实比他二人更有资格的大有人在。抗金中二人也没有太大的功劳,败绩也不少,而且不乏畏敌怯战之举,从他们的履历和经历来看,只能说表现一般,之所以得以晋升,估计都是沾了韩世忠的光。不过,赵构对此二人是比较放心的,刘光世自己主动上缴兵权,张俊也是很愉快地上交了兵权,更是主张同金国求和,与秦桧一起陷害岳飞。刘光世、张俊二人也同韩世忠一样,在“苗刘兵变”时有过勤王之功,都是赵构的恩人。对没有威胁的人,赵构自然不会对他们忌惮。

总之,只要宋朝不被灭,宋高宗赵构还在,岳飞之死就注定了。

为什么《中兴四将图》里的岳飞是个白胖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因为当时古人认为白胖子这个形象更能突出岳飞的精神。在当时古人的审美与现代人的审美可以说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古人认为这种白胖子的形象就是当代名将标配的长相。当时南宋的宫廷画师画了一幅中兴四将图,在这幅画作上出现的4位将军个个都是宽脸肚圆的胖子。当时这幅画也比较受民间百姓的欢迎,由此就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时古代人的审美其实与现代人是不一样的。在古代人们认为这些有能力的将领一般脸都是微胖的并且有双下巴,最标志的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将军肚。在古人的思想中,所有朝廷中有能力的将军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可以从汉朝到清朝这2000年人们所画的朝廷命官的画像上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将领都是这样的特征。

现在人们认为肌肉男是男生健康的一个方式,但是古代人并不这么认为。中国自从进入到封建社会以来,文化主流都是偏向温柔敦厚的。在宋朝的时候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但是即便是到了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汉朝与唐朝,那些只有蛮力的武夫也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从古代人们的审美上来说,这些百姓更喜欢那些文质彬彬的人士。因为当时这些古人认为这些文弱书生一般都是学识比较渊博,并且有着非常高能力的人才。这些智商非常高的人远远比那些只有蛮力的人强得多。所以在古代人物画中,应该从古人的审美出发。古代宫廷画师创作这些画作的时候,讲究的是传神而不是外形相似。就拿画一个将军为例子来说,画师可以画的并不像这个将军的样貌,但是一定要把这个将军的神态表现出来。

在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岳飞画像是什么样的,和真实相符吗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但凡提起岳飞,众人脑海中涌现出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精忠报国“我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古代这些著名的将领身上基本都还有另外一个标签,那就是民族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驻守赵国边境用血肉之躯撑起了面对匈奴的防线;霍去病之所以名声大噪,在于他收复失地封狼居胥;岳飞同样如此,十二道金字牌催不回他驱逐敌人之心,秦桧、张俊陷害却抹不去他所作的贡献。

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挥师北伐,顽强在抗金第一线,但无奈宋真宗赵构一心求和,再加上奸臣秦桧的煽风点火以及张俊的小动作,忠心耿耿的岳飞将军竟被莫须有的罪名所害,连长子岳云也一同牺牲。

后来虽然岳飞英明平反,秦桧的铜像也一直跪在岳飞祠前接受千古骂名,但那个骁勇善战一心想要“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大英雄却早已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保卫自己的国家,呜呼哀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尽管关于岳飞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他真实的画像却很少传出,影视作品中岳飞的形象永远都是年轻俊美的“小鲜肉“,这般的样貌看上去跟写下豪情壮志的《满江红》的形象无疑相去甚远。岳飞去世那年不过39岁,年龄的确不大,他的真实相貌到底长啥样?难道是又一位兰陵王?

其实岳飞的相貌画像一直就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中,只是画中的岳飞跟如今影视作品中塑造出来的那种帅气逼人的模样不太一样,很多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所以大英雄的真实画像并没有流传很广。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幅名为《南宋中兴四将图》的画像,作者为南宋画院画师刘松年所绘,其中的中兴四将分别为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是的你没看错,上面写的那位陷害岳飞的张俊,其实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之后还位列七王之一。

岳飞乃是中兴四将之首,在画像中他的身份标识为“岳鄂王飞“,这个“鄂王“是他牺牲后追加的封号,从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松年所画的岳飞既非如今各种“小鲜肉“的模样,也非民间武穆祠当中的塑像那般高大勇猛,甚至还有点“将军肚“,这让很多人大失所望,觉得岳将军不该是这番模样。

但为何不能是这番模样呢?领兵打仗难道还要看样貌吗?人家是靠胆识靠武力保家卫国的将军,而非贩卖美色的明星,虽然大家都爱“以貌取人“,可对于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其行为以及留下的历史影响力不知比相貌重要多少,又何必拘泥于他是否如同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英俊神武呢?

岳飞并不是抗击金兵的“中兴四将”之首,为什么被害的是他呢

在南宋时期,大画家刘松年曾经创作过一幅稀世之作,名为《中兴四将图》,栩栩如生、纤毫毕现地描绘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四位抗金将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最熟悉、最尊崇的岳元帅竟然排在最后,而杀害这位英雄的凶手之一张俊竟也位列其中。

为什么被害的是岳飞?

解答这两个疑问并不难,岳飞排在后面是因为在“中兴四将”之中,他的职位最低、资历最浅、年龄最轻,而张俊在因为杀害岳飞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之前,的确是一位力主恢复、战功卓著的抗金名将。随之而来又有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岳飞并不是抗击金兵的“中兴四将”之首,为什么被杀害的却是他呢?

为岳飞招来杀身之祸的首先是他的性格。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以为中兴将帅以岳飞为第一,但说他“恃才而不自晦”。确实,岳飞个性刚正耿直,不但不善于保护自己,还在两件大事上冒犯宋高宗赵构,加深了高宗的忌恨,以致引来了杀身之祸。

第一件事发生在绍兴七年(即1137年)四月,因高宗在让他节制淮西军北伐问题上出尔反尔,岳飞一怒之下上了庐山。高宗视其为“要君”,鉴于金人威胁还在,不得不好言抚慰促其下山,但同时引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剑耳”以示警告,在表达不满时,已暗藏杀机。

第二件事发生于同年八月,岳飞出于忠心,建议高宗立储。这年,高宗才三十岁,他唯一的儿子三岁的赵旉早在八年前就惊悸而死,而他在扬州溃退时因惊吓引起性功能障碍,再也无法生育,成为他的难言之痛。

岳飞立储建议有两大忌讳,一是触犯了正值而立之年的高宗性无能的忌讳,二是触犯了祖宗家法中武将不得干预朝政的忌讳。 高宗的厌恶、忌恨和反感是可以想见的,精忠报国、毫无私心的岳飞实在是书生意气,太欠思量了。

其次,在南渡诸大将中,岳飞是功勋最著、抗金最力的,而且他在抗金大计上毫不妥协,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就不用我赘言了吧。

令人深思的是,这一点是我们尊崇颂扬岳飞的原因,恰恰也是宋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的主要原因。

在战场上屡屡败在岳飞手下的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以杀岳飞作为议和的交换条件,高宗、秦桧以屈膝求和作为巩固自己皇位与相权的根本之计,就把迫害的黑手和血淋淋的屠刀伸向了岳飞,于是,岳飞便非死不可。

岳飞赤胆忠心,爱国爱民,一心渴望雪靖康之耻,灭臣子之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直捣黄龙府,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最终却负屈含冤,身心俱创,遗恨风波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震撼人心、令人警省的大悲剧。

宋朝中兴四将分别是谁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1.刘光世: 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为“中兴四将”之一.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拜少师.后因病去世,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2.韩世忠: 字良臣,南宋朝名将,汉族,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战功.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3.张俊: 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四大将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绍兴二十一年10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之流,人所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宋徽宗政绩不佳,然亦以书画为后世所推崇. 绍兴十一年二月,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 4.岳飞 : 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民族英雄岳飞真正的面貌,历史上都是怎样描写的

说起岳飞的相貌,很多人会拿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说事。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因为,刘松年可不是一般的村夫野老,他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刘松年的身份是:“南宋四大画家”之一,与李唐、马远、夏圭齐名。

刘松年的地位是: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御前画师。

所以,出自刘松年之手的画作,自然不可等闲视之了。

最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御前画师,其日常工作就是描绘帝后臣僚的肖像,即奉旨作画,必须全力以赴,马虎不得。

而从《中兴四将图》的图画名称就不难看出,这幅画可不是寻常的即兴画作,它是具备浓重的政治气息的——用以表彰中兴之臣。

所以,画中人物的相貌特征应该是跟真人对得上号的。

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共画了八个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岳飞侍从及岳飞、张俊侍从及张俊,韩世忠及其侍从、刘光世及其侍从。

即画中左至右的第二人即为岳飞,面白无须,微胖,耳大脸圆,头带方巾,脚蹬尖头靴,一身淡绿装束,拱手而立。

清人阮元观此画,在《石渠随笔》中描述岳飞相貌,为:“岳飞面大而方,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自口以下,重颐甚长,无髭须。”

即面大方正、额宽、眉淡、脸颊丰满、眼圆、鼻小、双下巴、无须,就是岳飞相貌的主要特征。

但我们在想象岳飞的相貌时,可结合这些特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却不应局限于刘松年的画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与山水画、花鸟画相比,人物画并不是中国画所擅长的,很多中国古代画家的人物画都是比例失调、五官刻画不精、不准、不像的。

二、刘松年并没有见过岳飞,他入宫廷当画师时,岳飞已经故去多年,那么,他在作岳飞画像时,主要是根据见过岳飞本人的一些老人的描述,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完全创作的。

三、现今流传的《中兴四将图》并非刘松年原作,而是一件较早的刘画摹本而已。

以上几点,就注定了岳飞本人与《中兴四将图》里的岳飞画像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甚至猜测,刘松年画岳飞颔下无须,其依据不过因为岳飞是四大将中最年少者,而且是南渡诸将中建节最年少者,为重点突出这一形象,就没有画胡须,把岳飞的形象定格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其实,岳飞被害时,是三十九岁,颔下应该有须。

除此之外,我们在想象岳飞的相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史料。

比如,1142年,金国根据和解条款派人送高宗生母韦贤妃及宋徽宗的灵柩回国。在途中,韦贤妃曾问随从:“大小眼将军如何?”随从回答:“岳飞已死。”

即岳飞是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是“大小眼”。这是因为岳飞在讨伐伪齐期间曾患眼疾,长时间治不好造成的。

还有,北宋王朝招募士兵对身高都有硬性要求:如步兵须五尺八寸、骑兵须五尺七寸、神威军(步兵)须五尺四寸、威远军(骑兵)须五尺三寸五。

岳飞考上兵后被分配到骑兵兵种的广锐军,其对士兵的身高要求是五尺五寸,以一宋尺等于今30.72厘米换算,这大约就是170厘米。

那么,岳飞的身高应该在170厘米以上。

还有,岳飞在鄂州整军时,时人邵缉曾过从拜访,并向宋高宗隆重荐举岳飞,说他“骁武精悍,沉鸷有谋。”

按这一条说法,岳飞不应该是《中兴四将图》那种虚胖、文质彬彬的样子,而是身材剽悍,相貌威武,有种深谋远略,深不可测的气质。

岳飞幕僚黄纵之子黄元振根据父亲的回忆写岳飞:“公性严,语不轻发,于僚属口口口口但语次间微见其端,而闻者悚然。”

在国家博物馆中的岳飞画像是什么样子的,他究竟长啥样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但凡提起岳飞,众人脑海中涌现出的第一个词一定是’’精忠报国’’我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古代这些著名的将领身上基本都还有另外一个标签,那就是民族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驻守赵国边境用血肉之躯撑起了面对匈奴的防线;霍去病之所以名声大噪,在于他收复失地封狼居胥;岳飞同样如此,十二道金字牌催不回他驱逐敌人之心,秦桧、张俊陷害却抹不去他所作的贡献。

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挥师北伐,顽强在抗金第一线,但无奈宋真宗赵构一心求和,再加上奸臣秦桧的煽风点火以及张俊的小动作,忠心耿耿的岳飞将军竟被莫须有的罪名所害,连长子岳云也一同牺牲。

后来虽然岳飞英明平反,秦桧的铜像也一直跪在岳飞祠前接受千古骂名,但那个骁勇善战一心想要’’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大英雄却早已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保卫自己的国家,呜呼哀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尽管关于岳飞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他真实的画像却很少传出,影视作品中岳飞的形象永远都是年轻俊美的’’小鲜肉’’,这般的样貌看上去跟写下豪情壮志的《满江红》的形象无疑相去甚远。岳飞去世那年不过39岁,年龄的确不大,他的真实相貌到底长啥样?难道是又一位兰陵王?

其实岳飞的相貌画像一直就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中,只是画中的岳飞跟如今影视作品中塑造出来的那种帅气逼人的模样不太一样,很多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所以大英雄的真实画像并没有流传很广。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幅名为《南宋中兴四将图》的画像,作者为南宋画院画师刘松年所绘,其中的中兴四将分别为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是的你没看错,上面写的那位陷害岳飞的张俊,其实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之后还位列七王之一。

岳飞乃是中兴四将之首,在画像中他的身份标识为’’岳鄂王飞’’,这个’’鄂王’’是他牺牲后追加的封号,从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松年所画的岳飞既非如今各种’’小鲜肉’’的模样,也非民间武穆祠当中的塑像那般高大勇猛,甚至还有点’’将军肚’’,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兴四将图岳飞(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中兴四将图岳飞(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