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有使用雷电接口的需求吗?

我们经常可以在笔记本和Mac上看到雷电4接口,不论是用来外接USB4硬盘盒、外接显示器或者显卡扩展坞,雷电4都能提供十分强悍的支持,而这显然与它40Gbps的超高带宽脱不了关系。

那说到带宽,自然不得不提到显示器上的老朋友:HDMI和DP接口。作为显示器和主机的视频传输接口,带宽直接关系到显示画面的分辨率与刷新率。所以笔者也经常会看到网上有朋友发帖求助关于为什么自己的显示器最高刷新率达不到官方标称水平,其实这有很大可能是因为显示器接口带宽不够导致的。

不过在聊如何解决带宽不够的问题前,先和大家过一遍各接口带宽大小及支持的画面规格。

先来说说HDMI,目前市面上主要有HDMI1.4、HDMI2.0(又称HDMI2.1 TMDS)以及HDMI2.1FRL。实际带宽分别为10.2Gbps、18Gbps以及48Gbps,但实际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带宽仅为8.16Gbps、14.4Gbps。(HDMI2.1 FRL是个特殊的例子,实际带宽取决于Lane数与每Lane的速率,具体带宽大家可以看下图,这个未来有机会再聊)

显示器接口带宽不够为何能支持高分高刷? 第1张

回到之前的话题,HDMI1.4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样以及0~255全范围输出的色彩设定下,最高支持1080P144Hz、2K75Hz、4K30Hz的画面规格。想要支持1080P240Hz、2K120Hz、2K144Hz、4K60Hz、4K75Hz或者5K30Hz的画面规格,则需要将色度采样降低为4:2:2甚至4:2:0。

在同样的条件下,HDMI2.1 TMDS(HDMI2.0)最高支持1080P240Hz、2K144Hz、4K60Hz的画面规格。若要支持2K240Hz、4K75Hz、4K120Hz、5K60Hz或者8K30Hz的画面规格,则需要将色度采样降低为4:2:2甚至4:2:0。

而HDMI2.1 FRL满血版理论上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样0~255全范围输出的色彩设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240Hz、4K144Hz、8K30Hz的画面规格。其中,4K240Hz、5K120Hz、8K60Hz与8K120Hz的画面规格则需使用DSC压缩技术。

而作为高端显示器必备的DP接口,则相对来说简单一点,目前市面上主要配置DP1.2以及DP1.4,更高规格的DP接口目前还未成熟,以后再和大家聊。

DP1.2的带宽高达21.6Gbps,其中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带宽为17.28Gbps,同样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样以及0~255全范围输出的色彩设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165Hz、4K75Hz、5K30Hz的画面规格。若要支持2K240Hz、4K120Hz、5K60Hz或者8K30Hz的画面规格,则需要将色度采样降低为4:2:2。

DP1.4最大带宽32.4Gbps,其中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带宽为25.92Gbps,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样0~255全范围输出的色彩设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240Hz、4K240Hz、8K60Hz,其中,4K240Hz与8K60Hz需使用DSC压缩技术。

显示器接口带宽不够为何能支持高分高刷? 第2张

可以看到不论是HDMI2.1 FRL还是DP1.4,在面对一些超高规格的画面需求时都需要采用DSC压缩技术。那这个DSC压缩技术又是何方神圣,我们继续来看。

DSC压缩技术,全称为DisplayStreamCompression影像压缩传输,通过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无损压缩,以便更高效、更快速地传输。这一技术使得在低带宽环境下,能够输出高分辨率内容。经过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从视觉表现上几乎无法察觉到任何差异,同时,这种技术带来的延迟极低,使得用户能够享受到流畅、快速的视觉体验。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