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西三环南口上西太路,南行十公里处横亘着南郊最大的河流——洨河,当地人读jiāo(音交)河。沿洨河北岸被拆迁的张王村一带,去年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公园,公园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巨石,巨石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洨河生态公园。过西太路远远就能看见,原本寂寂无闻的洨河因此变得引人注目。
相比著名的长安八水,很多西安人对洨河并不熟悉。建园人很体贴很人性,公园所有的路牌上都标注了拼音,而洨字的注音却并不是当地人读的jiāo,而是xiáo(音淆)。是建园人搞错了吗?查《现代汉语词典》,没错,洨字的注音就是xiáo,别无他音。那么,jiāo河是此地的方言,xiáo河才是正式的读法吗?
看字典里洨字的释义,音xiáo的洨河跟当地人读jiāo的洨河没啥关系。《现代汉语词典》中“洨河,水名,在河北。”百度后发现,河北的洨河竟是一条显赫的河流,因为那座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横跨其上,河以桥贵,多年来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总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看到任何资料能把发音为“xiáo”的洨河和我们西安的洨河联系到一起。如果读成xiáo河,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坐落着赵州桥的那条河北的河。
古语中两水相交谓之洨,西安的洨河,是长安八水中的两条河流——潏河和滈河在香积寺交汇后形成的河流,合流后西行数十里,于秦镇附近汇入沣河。遗憾的是,当地人对洨河的读音,没能反映到官修的史志里,长安县志对这些地方色彩独特的字词并没有注音。在记述古长安地理形胜的权威著作《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出版)中,虽然没有注音,但提到洨河的时候常常与“交河”混用;另外,在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撰的《关中胜迹图》里,洨河与交河也是混用的,由此可见,古人是把洨河念作交河的。查《康熙字典》,洨有三种注音,一曰“爻”;二曰“效”;三曰“交”。所以,现代字典对洨的注音似乎源于河北当地对“爻”和“效”的转音,而西安当地人把洨河读作“交”河,则是有根有据的正音。正本清源,西安的洨河,注音应为jiāo。
需要说明的是,西安洨河沿岸的人,有的还习惯把洨河称作潏河,因为潏河发源于大峪一带,滈河发源于石砭峪一带,到香积寺之前,潏河比滈河要长一些,滈河就被认作是潏河的支流。1997年版的长安县志就把洨河标识为潏河,但补充说:“潏河在香积寺与滈河合流后又称洨河。”一个高等院校的学生,既可以称为学生,也可以称为大学生,但大学生的称谓当更确切些。相近的道理,从香积寺到秦镇这一段,潏滈合二为一的河流称作洨河更为妥当。
地名中潜藏着独特的历史基因,蕴藉着人们无法替代的情感体验,正确地书写和注音,是对传统的珍爱,也是对一方水土的敬意,更是现代文明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