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总听到这样的言论“得语文者,得天下”,不想去纠结它的实际意义是否夸张了,只想说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语文学习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想想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吧,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努力地去学习语文。
很多家长提问,学习语文有没有什么诀窍或者是方法呢?事实上,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叠加的过程。
要说语文学习的方法是有的,根据杜du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这些干货,分享给大家,在心底总是希望孩子们从小就学会这种方法,让语文学习效率高起来。
下面要分享给大家的、好用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是学习前置,学习前置就是语文预习,它会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高效。
从小培养孩子们这种语文预习的习惯,做好学习前置,相信孩子们会受益很多。接下来讲一讲语文预习的方法。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语文,言者为“语”,书者为“文”。
语文的学习一定要从读入手,发展孩子们的语言感知力。无论是几年级的学生,首要任务就是把课文读熟练,多读几遍,在课前就把课文读好,自古就有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每次思考着读文,孩子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怎样读文呢?下面详细来介绍一下不同年段的读文方法。
1.读文的遍数
学生拿到一篇课文,读几遍为好呢?就是在老师正式上课之前,孩子在家做预习时应该读上几遍呢?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通常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第一遍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音把字音读正确。
第二遍就要把内容读通顺了。
读第三遍的时候,学生试着把句子读流利了。如果你三遍还做不到流利、熟练,那就要再读,读熟为止。
2.读文的方法
读课文的方法也有讲究,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提出读文的要求。
a.指读
1、2年级的学生在读文时,用右手食指点读课文的内容,嘴巴读到哪里,小手就跟到哪里,而且读课文的时候要读出声?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老师就会慢慢培养孩子们脱离手指点读,向着中年段的默读开始过渡。
b.默读
到了中年段3、4年级的时候,孩子们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达到默读,默读的要求就是孩子不动手、不动唇、用眼看、用心读。
默读这种读书方法,是孩子们在小学小学阶段最常用的读书方式。在许多默读训练后,学生能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c.速读
等孩子到了高年段,比如六年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速读训练了,快速浏览课文,提高读书的速度和效率。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了。
越到高年级文章越长,有时需要读一本书,
学生们通过“速读”找到关键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二、输出要整体
学生读完一篇文章以后,自己能够摸索着梳理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内在的联系,体会出作者的情感。
课文的反复朗读理解是一种输入行为,那么输出和输入同样重要。
怎样输出呢?学生读完课文可以简要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回归课文的整体,当然年级不同,要求的程度也不一样。
低年级熟读完课文之后,最起码要有自己的感受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够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的意思。
三、批注式预习效果好
什么是批注式预习呢?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在学生读文预习的过程中,动笔记一记、写一写、圈一圈、画一画。
下面具体的来讲一讲吧,首先低年级学生在语文书中做批注,要圈画生字词,第一遍读课文可以“囫囵吞枣”地去读,把不懂的字、词都圈起来,等再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试着去借助注音或查字典等方法去解决字音和意思。
其实动笔这件事就能证明孩子们在思考,看孩子书写的批注,都写了哪些,就能侧面知道这个孩子思考的程度。
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关注生字、词语以外,还要在课文的理解上做做批注,比如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句子还存在疑惑,都可以在书上做做小标记。
再比如关于人物的文章,可以找一找描写人物的方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通过这些描写能反映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都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对应着句子写在书边。
这样的充分预习课文对自己很有利,因为好的预习习惯,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加大课堂学习的容量。
杜du老师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预习能力,助孩子一臂之力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大家可以多借鉴。
好了,满满的干货分享给聪明好学的你,期待你的评论、点赞和转发哦。谢谢!(请尊重图片版权,谢绝转载。)
举报/反馈